團體會員名稱 |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公共技術中心 |
單位/院系/研究組Logo: |
|
單位/院系/研究組網址: | http://sjzx.sibcb.ac.cn/ |
單位/院系/研究組簡介: |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原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于2019年獲批事業(yè)單位法人,其前身是中科院原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由中科院原上海生化所與原上海細胞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是代表我國生命科學最高水平的科研機構之一,先后取得了人工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卵母細胞的受精成熟和單性生殖、家魚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和改善民生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公共技術中心于2008年成立,是在全國范圍內享有盛譽的儀器開放共享、高水平技術服務的標桿型平臺。2014年獲得擇優(yōu)支持。2018年、2019年、2021年三年在“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績效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分別排名全國第2、第8和第3。公共技術中心包括細胞分析技術平臺、動物實驗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化學生物學技術平臺、斑馬魚技術平臺、果蠅資源與技術平臺、細胞庫/干細胞技術平臺等。其中,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和化學生物學技術平臺,致力于覆蓋所有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手段,強調“全覆蓋”和“高通量”;細胞分析技術平臺和細胞庫/干細胞技術平臺主要提供流式細胞學分析和分選、細胞形態(tài)學分析及相關技術服務,側重于儀器設備共享和新技術開發(fā),強調“高精尖”;模式生物平臺包含小鼠、大鼠、兔、果蠅、斑馬魚等動物模型的建立與維護,側重于飼養(yǎng)管理、設施保障和轉基因等實驗開展,強調“標準化”。七個平臺同為一體、互相支撐、互為印證,有利于高水準科研工作的順暢進行,保障了重大科研任務的順利完成。 |
主要產品/研究方向: |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